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IPO观察

丰县人大:聚焦强村富民 助推乡村振兴

时间:2025-02-20 15:20:21  来源:中国网  作者:

  丰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全县各级人大代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访选民、察民情,聚民意、解民困,以坚定决心、务实举措,全方位发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奏响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人大监督新乐章。

  一、强化监督支持。持续推进人大代表学习教育常态化、系统化,在全县人大代表培训中增设乡村振兴专题,邀请县委分管负责同志和一线专业代表授课。组织镇街人大代表开展“微课堂”巡回宣讲,让乡村振兴理念深入人心。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江苏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工作情况的报告,全面了解乡村振兴工作进展和成效。邀请专业人大代表视察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专题询问,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监督。组织开展粮食生产及高标准农田建设视察活动,着力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促进农业高质高效。2024年新建高标准农田4.13万亩,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52.4万亩、产量12.4亿斤、超额完成省市任务。有序推进增减挂钩、占补平衡,新增耕地3420亩、水田3026亩,获评省级耕地保护激励单位。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天利牛蒡等40个农业农村重大项目顺利投产,“果菌菜牧”集群产值超240亿元,“丰县牛蒡”“丰县羊肚菌”“丰县大米”荣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

  二、发挥代表作用。组建乡村振兴专业代表组,挑选有实力、有担当的代表结对帮扶经济薄弱村,担任帮扶村第一书记,实施帮促计划。联村代表们深入基层,为村民排忧解难、出谋划策,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拓展富民增收空间。组织和美乡村建设视察,开展“人大代表护蓝天碧水净土”专项行动,有效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持续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一体化推进生活污水治理、河道长效管护、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组织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升行动专题调研,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融合经济、服务经济等新路径。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题调研,促进特色农产品电商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稳步增长。2024年新增特色田园乡村省级1个、市级2个,累计创成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6个。新建村内道路315公里,新装路灯4510盏,“户户通、村村亮”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建公厕24座、改造户厕6.7万户,改善农房3056户、农村危房719户。建成省级美丽幸福河湖5条、农村生态河道37条。开展“河河清、沟沟净”专项行动,清理河道4200公里。建设绿美村庄10个,完成植树4489亩,修复完善农田林网4.2万亩。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稳步增长,361个行政村收入超30万元、占比99%,191个行政村超50万元、占比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万元、增长7.3%。

  三、创新履职平台。构建数字平台与实体平台同步融合、基础平台与专业平台互为补充的代表履职阵地新格局。用好用活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发挥“家、站、点”联系选民、服务群众重要作用,确保人大各项工作的推进实施都能充分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持之以恒落实“双联系”制度,推动“一府一委两院”加强和改进联系人大代表工作。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视察,接续推进“河河清、沟沟净”专项行动,让每个村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全面推动“村村亮”由内向外延伸,使老百姓出村进城道路更加明亮。成立乡村振兴人大代表联系点,持续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由写意走向写实。(供稿:丰县人大常委会农业和农村工委 司曙光)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成都锦城学院53名学子佩戴小红花 踏上职场新征程
成都锦城学院53名学子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