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由中共都江堰市委社会工作部、都江堰市社会工作协会联合主办的“成都市康旅社区社会工作实务实训”项目理论阶段培训持续开展,本次培训围绕“康养+旅游”型社区发展的核心需求,邀请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邓拥军、胡亚琴、章晓三位资深专家授课,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剖析与实践演练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提升社工及社区工作者在康旅社区发展中的专业能力,推动“五社联动”机制高效落地,助力社区治理与产业融合发展。
理论筑基:多维视角解析康旅社区发展路径
课上,胡亚琴副教授以“康旅社区发展中的专业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为主题,从社会系统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社区发展理论等多维视角切入,深入剖析康旅社区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她强调,社区需平衡旅游业经济效益与居民生活质量,通过“参与式治理”激发居民主体意识,构建共享利益机制。结合案例,胡亚琴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资源整合、文化保护与创新、冲突调解等方法,实现社区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学员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框架。
技术赋能:培育社区内生力量
邓拥军老师聚焦“志愿者与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技术与方法”,从“找人、聚人、成立组织”三步走策略展开,分享了培育社区能人的核心技巧。他提出,社区领袖需具备领导力、开放思维与创新意识,并通过“造血式”公益项目认领模式,推动“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结合广东仙娘溪农村社区组织案例,邓拥军解析了社区社会组织孵化路径及常见挑战,如成员年龄偏大、外部资源不足等,并给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帮助学员掌握培育社区内生力量的关键技术。
实战演练:精准服务设计助力需求落地
章晓老师以“康旅社区服务需求评估与方案策划”为核心,结合中老年人群特点,强调服务设计需“精准、有趣、有获得感”。她通过对比“无聊活动”与“爆款活动”的差异,提出“分层设计、互动参与、文化融合”等策划原则,并现场展示手工DIY、智慧养老防诈等案例,引导学员设计符合康旅社区特色的服务方案。章晓指出,“精准需求调研是核心,要让居民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创造’,通过活动实现技能提升、情感联结与社区认同”。
成果展望:构建康旅社区发展人才库
实务实训项目覆盖理论夯实、实践巩固与综合拓展三阶段,学员通过工作坊模拟“五社联动”场景,实地参访优秀社区点位,系统掌握志愿者管理、社会组织培育、资源整合等实务技能。结业学员将纳入康旅社区社会工作人才库,未来重点参与社区康养旅游产品开发、项目执行与评估,助力都江堰打造“健康+旅游”融合发展标杆。
专家寄语
邓拥军表示:“社区发展离不开人的力量,社工应成为资源链接者与赋能者,激发居民内生动力。”胡亚琴强调:“康旅社区需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探索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章晓则呼吁:“用‘小而美’的服务设计提升居民幸福感,让康旅社区成为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
此次实训为都江堰康旅社区发展注入新动能,通过专业化、本土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五社联动”机制落地生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