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百姓来言,吃的放心、住的安心、玩的舒心是其最质朴的幸福。而对企业来言,产品客源多、销路好、利润高则是其最期盼的愿望。如何协调双方实现“互生共赢”,便是市场监管部门所要“一以贯之”的主题主线。对此,为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助力食品企业发展高质效,马金所以“规范一批、提升一批、淘汰一批”为理念,面向食品企业探索推进科学选种、施肥育种、强枝散叶、治病健体、有机更替等“育林五步法”,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推动作坊提质升级,打造开化北部乡镇食安市场勃勃生机。

一、坚持科学选种,实现作坊好苗梯度培育
设立马金所食品小作坊“花名册”,通过综合运用上门看、微信问等手段机制,以“阳光小作坊”标准为样板,联合属地乡镇“地毯式”摸排全辖区食安作坊生产场所卫生、三防达标等指标情况,并将摸排结果按照 A(优秀)、B(良好)、C(一般)三级进行分级差异化管理。如将A级作坊作为“阳光小作坊”候补,有限享受相关政策补助;对个别地方不达标的作坊视为B级作坊进行精准培育提升;对多数指标不达标作坊直接设为C级作坊,如遇严重不达标者现场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并在日常有针对性增加检查频次,指导做好问题整改。目前,辖区35家实际经营小作坊均登记在册,其中A级小作坊11家,B级7家,C级22家,2024年,全年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5份,督促整改率达100%。
二、强化施肥育种,推动提升作坊合规能力
重视新开办等小作坊标准建设,设立作坊合规专员为其提供“一对一”指导服务,帮助作坊完善工艺流程、工艺布局、划分功能区以及三防等作坊标准化设施配备与设置。2024年,累计指导作坊完善标准设施12家,举办食品安全标准、生产规范专题培训2场次,覆盖从业人员40余人次,发放《浙江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杂店和食品摊贩管理规定》50余份,帮助7家作坊取得《食品小作坊登记证》。

三、用心强枝散叶,打造“阳光”作坊示范标杆
以摸排所得A级作坊为对象,引导11家小作坊主动引入“5S”管理理念进行模式、机制、环境创新改造提升,并通过争取专项政策资金为小作坊“阳光”改造提供坚强助力。目前,11家食品小作坊皆通过“阳光小作坊”创建,数量在全县领先。同时,积极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形式推广标杆经验,带动7家B级作坊主动改善生产环境,实现“以点带面”整体提升。
四、帮扶治病健体,助力作坊加速转型升级
发挥基层所联系服务机制作用,对意愿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安作坊,主动联系科室、乡镇指导帮扶作坊明悟自身在SC认证方面所存问题并在法规政策标准等方面予以针对性解决,帮助作坊纠正自身所存问题,实现在更高层面的发展进步。比如针对辖区内一家榨油坊用地需求,主动帮忙联系属地乡镇及其他乡镇寻找合适地点,目前正在进行项目用地洽谈。
五、作坊有机更新,做好全生命周期管理
坚持动态更新马金所食品小作坊经营状况台账记录,通过日常跟踪监管、后台大数据对比等多种渠道监督构建,对经营异常的食安作坊进行及时腾退清除,避免“僵尸作坊”干扰市场正常运营。截至目前,共排查核实出已停止经营作坊25家,均已督促其办理注销登记;对失联的1家作坊依法列入经营异常。(供稿: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刘雨轩、张剑、黄顺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