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动“2.15专项行动”文件精神落地见效,保障学生充足的课间活动时间和高质量的活动安排,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泗洪县太平实验学校创新构建"基础+特色"体育课程体系,通过科学规划、精细管理和多元赋能,打造安全高效、趣味益智的阳光大课间,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一、构建分层课程体系学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施差异化课程设计。低年级采用"4+1"模式,增设趣味传统游戏课;中高年级推行"3+1+1"模式,强化体能训练与足球特色教学。活动内容按学段分层:小学低年级开展跳绳、传统游戏;中高年级侧重技能提升;初中部实行男女分项教学;九年级强化中考专项训练。通过"基础课程+特色社团"的组合,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成长需求。
二、创新活动实施模式实施周期性季节课间套餐,春夏季以益智童谣操、传统游戏为主,秋冬季开展跑操与篮球操、绳操。创新构建"15+"微空间体系,开发30余种地面游戏及随手可取的微运动器械,设立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特色社团。通过"两操一跑"(跑操、篮球操、绳操)和自由活动相结合的30分钟分段模式,实现运动强度与学习节奏的科学平衡。
三、完善保障管理机制建立"班主任+专业教师"双轨管理机制,实行网格化场地管理:低年级就近活动,中高年级分区训练,初中部男女分场,九年级独立备考区。通过音乐指令规范整队、训练、退场全流程,确保30分钟活动高效有序。强化师资保障,通过培训等提升专业化水平;制定安全预案,配备防护设施和巡查人员,构建全链条安全监管体系。
四、凸显五育融合成效将传统文化传承融入体育活动,通过滚铁环、丢沙包、投壶等传统游戏增强文化认同;借助球类运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中考专项训练精准对接升学需求。
学校大课间活动通过科学设计、精细管理、多元参与,构建了“锻炼—学习—成长”良性循环体系,既落实“五育并举”教育理念,又彰显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