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清晨,帕米尔高原的寒风卷着雪粒扑向“西极国门”伊尔克什坦口岸。位于该口岸的伊尔克什坦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民警张泉泉打开一号岗亭的大门,准备开始验放入境车辆。
图为伊尔克什坦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一号位执勤场地
“入境煤车和客运班车提前抵达,各岗位准备,开始验放!”对讲机里的指令让张泉泉下意识扶住腰间装备,侧身挤过栏杆和铁门之间的通道,远处重型货车的轰鸣渐近,他的身影也已经出现在零下十余度的查验场地。而在这片相当于篮球场大小的查验场地里,他们的工作空间却被压缩在方寸之间。
图为民警张泉泉对入境货车进行检查
张泉泉攀上近两米高的货车驾驶室踏板,膝盖抵住冰凉的钢架,将上半身折成直角钻进驾驶室完成检查。当他从驾驶舱退身而下时,衣服后背也早已蹭满锈迹。“新AXXXX,车厢无异常情况。”略带沙哑的汇报声响起,这也是今日他在查验场地里完成的第102次查验。
图为民警张泉泉对入境货车集装箱进行检查
“请出示您的护照配合检查。”执勤一队民警麦尔丹用流利的柯尔克孜语与入境司机沟通,司机手中的入境登记凭证显示入境车辆已达166辆。“别看整个查验场地方方正正,我们实际作业就是在车与车之间、踏板与护栏的空隙里辗转。”他介绍道:“现在我们口岸日均验放车辆近六百辆次,我们每天也在这个场地里往返上百次,步数轻松破两万,但真正查验的区域,其实也就是个车头车尾的距离。”
图为深夜民警张泉泉检查验放入境车辆
0时20分,星星早已掠过中吉边境的雪山。张泉泉也已完成今日第292辆入境货车的车体检查,查验场地的表面烙满了他的脚印,也记录着无数个执勤工作的瞬间。当日,伊尔克什坦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共计验放出入境车辆573辆次,这个数据也深深烙在了西极国门守护者的靴底,与他们一起走出了跨越万步的坚守长卷。(供稿人:伊尔克什坦出入境边防检查站 雷鸣辉 罗矣) |